從高雄來的堂妹、堂弟,來台北也有二個星期之久,前一週是堂妹有畢業服裝設計被徵選上於7月份中於台北世貿中心二館參展,而帶著堂弟也去幫忙,所以也沒時間帶他們去遠一點的地方走走逛逛,所以想說在他們準備結束台北行之前,就逞今日大家也都休假時,帶他們及很久都沒出外走走的奶奶、姑姑一同開車去三峽及鶯歌走走看看,也體驗滋潤一下文化氣息。


三峽及鶯歌有什文化氣息呢!以我淺知三峽保留一條老街,其建築物是比日據時代還要更早期的房舍,在這條街上除了房子的建築設計的特殊美感,如果可以的話可以多加一些想像力,把自已回想到最早時代的感覺,這是一條採礦運輸的街道,有很多混身塵土的礦工正一車一車推著載滿豐富的礦產沿著早已看不見的軌道推往與外界運輸的方向而去;再者你可以看到每個人的服飾階以藍色並有白色紋路的服裝,這又是個當地特色的文化,也就是染布文化,將白色的批布運用不同的褶疊方式再用繩索將之捆綁固定,接著浸泡於染缸中,再將染好的布料加以晒乾處理或加工成衣,從日初而做,日落而息,這街道是多麼的繁忙著,直到礦產枯竭,人潮散去。也許在這條老街上,你真的無法想像當日情景,我介紹可以於老街靠警局的出入口不遠處,有個三峽博物館,這是日據時代當地政府的行館,其二樓就有三峽歷史的介紹,也許,可讓你更能體會那個年代的風采。


鶯歌,鶯歌有什呢!最有名的當然是陶瓷文化,因以前衛細膩而聞名,當然還有當時一根根燒窯又高又長的煙囪,到鶯歌老街,可以看到很多很多的陶瓷品,而且啊!這也有另一個特殊的文化,除了捏陶外,就是陶笛了,陶笛又有很多種,也有分中、低、高音哦~有大有小的,吹出來的聲音都會有所不同哦!可別小看陶笛的音色,當中、低、高音合奏時,也會是相當悅耳動聽的,這真的是不錯的地方,其街道不只一條,而是一個社區這般的大,真的每家都看,那可是一天下來會很累的。


我們是在當天的午後近下午2點從台北市出發,正當出發時父親就打電話來,說要帶我那二個可愛漂亮又吵死人的二個小姪女過來玩,但由於要帶弟妹去走走,所以就改成要我順便帶二個吵死人的小傢伙出遊,老爸都這樣說了,我能說不嗎?心中只有個字 "累"。於是就帶著奶奶、姑姑、堂妹、堂弟隨車就駛往父親家去接他那二個可愛又吵死人的孫女一同出遊囉!


到了目的地,還滿熱的,但是不減我享受文化的熱情,但~對奶奶而言,這似乎沒什太大的驚奇,總是這樣的場景也算是她的年代,於是就一直走一直走,然後小朋友吶!就邊走邊戲鬧,姑姑也一直追著他們深怕他們走失於人群當中,弟弟、妹妹似乎是「眶摟謨」,原本可以看一二小時的地方,怎不到一小時就給逛完了,當時心理想,這這...來這是逛大街啊!最後在這不是買冰吃,就是不知什時,這都買起了很多味道的牛角麵包,因沒吃過,又不甘心就這樣回去,所以就買了一盒10個去下個地點,放在車上時,還真是香味十足,真想快快咬它一口。


到了鶯歌,我這回依照道路指示,走了另一條路,但也因為如此,我也發現原來這陶瓷街並不是我認知的只有一條,而是一個社區形態,當時雖然一個不肯定,但總因愛冒險的精神,就胡亂帶家人行走,但依然,奶奶又覺得沒什就...快步的走著,這情況跟在三峽時沒什多大的不同,讓我想看看有沒有新的陶瓷作品都沒得看,而奶奶的目的只是想來這有一家還不錯的餐廳吃飯,但是,這路不是原本的路,所以只好要等我去探探路子才能再帶大家去吃晚餐,於是就拿出我靈敏的方向感,也順利的短短幾分鐘找到我們熟悉的街道,當時也才5點多,但奶奶希望能早點回家,所以呢!就只好趕去餐廳吃飯,而這餐廳的裝飾是滿不錯的,有小小的演唱台,其台後有面高的假石牆,石牆上又有涓涓的細水滑落下來,以及有南洋樹叢的河邊景色,再加上有鶯歌陶瓷歷史相關的壁畫,整體空間寬大,感覺就是舒服,不過這回的食物卻糟透了,原本可是非常的美味說,希望下回去時,又能回到原先的水準吧!這回就當大廚身心狀況不佳好了。


吃完也快7點了,不知是不是真的是大廚當天心情不佳,菜難吃也就算了,出菜也慢得可以,哈哈哈~不過呢!對於大姪女來說,可是剛剛好,因為她就是屬於不專心又吃得慢的那一型,我還真怕帶她出門吃飯,那可讓我無法安奈,不過也算是結束了這一餐,於是乎就開車回家,結束這一天不知做什的旅程...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laned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